近日,微信群里出现“全民防疫补贴”、“全民生活补贴”、“全国疫清补贴 领取了”等链接,该链接传播虚假内容。对于类似的“假红包”,诈骗嫌疑人通常会伪造“红包”链接的封面,包装成各种容易让人上当的形式,以各种“补贴”名目吸引用户点击,并伪造页面内容,诱导用户再次转发。由于“假红包”通过微信的好友关系传播,容易降低网民警惕性。用户收到由好友转发的“假红包”链接,出于对好友的信任,容易点击上当受骗。
点击虚假红包链接存在哪些风险?
网警提醒:个人信息泄露风险,木马程序风险,手机权限开放风险,财产损失风险。
网警提醒,防范虚假红包链接对自身造成的风险,首先应当提高防范意识,形成对微信红包的正确认识,杜绝占便宜的心理。遇到好友发送的可疑红包链接,需要从好友发送红包的合理性上充分分析其真实性。
其次,要提高辨别能力,要求用户输入信息、下载程序或者完成其他与正常领取红包不一致的操作,通常是虚假红包,应注意分辨。另外国家真有优惠政策,会有官方途径宣传及正规形式发放。
再次,注重个人信息保护,对涉及个人自身利益的信息,如身份证号码、银行卡信息、支付密码等,不在可疑链接中随意输入,避免信息泄露。要谨慎对待可疑链接申请获取的权限,避免链接利用权限收集信息。
最后,如遇财产损失及时止损,可向微信平台、银行等及时申请停止支付,并向公安机关报案,协助公安机关收集证据。
声明:凡本网注明“中国质量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网,未经本网授权,不得转载使用
本网转贴的文章均转载自国家正规网站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
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致电010-64209133
Copyright © 2011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网站许可证号:京ICP证090505号 网站备案:京ICP备11042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3286
建议使用IE6.0以上版本浏览本站 显示器分辨率设置为1024×768像素效果最佳